刘目兴

  基本信息

    姓名:刘目兴      性别:男  
    导师:王静爱 教授 
    专业及方向:自然地理学 自然条件评价及区域开发方向  
    E-mail: liumx@ires.cn  
 
  本科教育背景
    1997.9-2001.7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 
 
  研究生学习阶段
  基本信息
  本科教育背景
  研究生学习阶段
  参与科研项目及会议
  发表文章
  所获奖励
  毕业去向及现状
  导师评语
    时间:2001.9-2004.7
    硕士毕业论文题目:内蒙古太仆寺旗旱作农田垄作试验研究

  参与科研项目及会议
  • 1. 2001-2002 863预选项目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分析
  • 2. 2002-2004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沙区农田草地风蚀防治技术研究
  发表文章
  • 1. 王静爱,苏筠,刘目兴. 渤海海冰作为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3:85-92  
  • 2. 陈婧,王静爱,刘目兴. 多媒体网络环境中地理教学的若干问题. 地理教学.2003,10:8-9  
  • 3. 杨春燕, 赖彦斌, 刘目兴. 内蒙古现代化进程因子分析与地域差异.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5(3/4):96-100  
  • 4. 刘目兴, 王静爱, 刘连友. 沙区旱作农田作物垄沟种植下土壤水分动态观测.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in press)  
  所获奖励
      毕业去向及现状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读博士  ;  华中师范大学,教师

      导师评语

    后起之秀之刘目兴

            刘目兴是由山东曲阜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的,于2001年考上了我的研究生。

            刘目兴生得面目清秀,可能缘于本科时过惯了以考名校研究生为目标的枯燥孤僻的生活,刚来的时候非常内向,不爱和人交流。记得他当时参与海冰项目,感觉是特别费劲,几乎不能和别人沟通。我当时就有些着急了,叫他刘木头。我安排他做十五攻关课题“沙区土地利用优化”,把他派到了内蒙古锡林郭勒太卜寺进行野外工作,并托给沙漠所的老师们,想借此长期野外工作的机会,好好地培养他男子汉坚强,乐观,开朗的性情。

            经过了一段时间锻炼,当他带着自己种的麦子回到师大时,小伙子胖了,结实了,话也多了,还有满脑的“学问”。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一切都是我所希望看到的。他向我汇报了他在沙漠所的生活和学习,让我欣慰的是,他在田埂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做得非常出色,并顺利地完成了研究任务和毕业论文。

            由于他的勤奋、踏实、肯干,被沙漠所的老师看中,考上沙漠所的博士生。临别之前,他对我许下了一个承诺,说一定要在SCI上发文章。他也一直信守这个诺言,在攻读博士学位阶段,他非常刻苦,也非常的有后劲,一连串的发表了多篇文章,并且每篇文章都把我设为第二作者。当我询问他原因时,他非常感恩的说,其实是这些文章是在硕士阶段的成果。

            当然,年轻人再优秀也难免会犯错误,我记得他在硕士阶段的时候也因犯了一些小错误,惹我生气,有一年多的时间不愿意见他,他教师节发邮件我也没有回他,因为我想让他好好的反省一下。他毕业后第一次来见我的时候,手里拿着厚厚的发表物,我一下子觉得很心疼他。

            现在他在沙漠所读博士,可能比较辛苦,但是日子过得很充实。他也是师弟师妹的指导老师和学习榜样。

            衷心希望他过好日子,做好学问。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