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 |
 |
姓名:刘 珍 性别:女 |
导师:王静爱 教授 |
专业及方向:自然地理学 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与区域开发方向 |
E-mail: liuliu.0806@163.com |
|
本科教育背景 |
 |
2000.9-2004.7 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专业 |
|
研究生学习阶段 |
基本信息
本科教育背景
研究生学习阶段
参与科研项目及会议
发表文章
所获奖励
毕业去向及现状
导师评语
|
 |
时间:2004.9-2007.7 |
硕士毕业论文题目:兴和县农业旱灾恢复性分析与评价
|
参与科研项目及会议 |
 |
- 1.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防沙治沙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2002BA517A10)
|
- 2. 2004年07月,内蒙古奈曼旗:“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野外考察
|
|
- 4. 2005.8,参加在北京大学召开的2005年全球华人地理大会
|
- 5. 2005年09月,云南省楚雄州:彝药产业发展规划项目野外考察
|
- 6. 2005年09月,北京,第五届国际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论坛
|
- 7. 2005年9月27日-9月29日 亚洲减灾大会 * 部长级会议 中国-北京
|
发表文章 |
 |
- 1. 楚雄州彝药植物资源库建立及应用(第二作者),云南地理与环境研究,2006.12(已录用)
|
- 2. 中国自然灾害灾后响应能力评价与地域差异(第三作者),自然灾害学报,2006.12,第6期(已录用)
|
- 3. 基于生态安全条件的沙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呼伦贝尔沙地典型样区为例(第三作者),呼伦贝尔学报,2006.10(已录用)
|
- 4. 基于中国人口承灾体的综合自然灾害险时空格局(第五作者),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6,增刊(已录用)
|
- 5. 依托精品课程建设“中国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第五作者),呼伦贝尔学报,2006.10(已录用)
|
- 6. 基于河网水系变化的水灾危险性评价(第五作者),自然灾害学报,2006.12,第6期(已录用)
|
- 7. 中国旱灾农业承灾体脆弱性诊断与评价(第六作者),地球科学进展,2006.2.15,160-169
|
- 8. 云南楚雄彝药资源种植适宜区评价(第一作者),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6.8,6-3,6-4
|
- 9. 中国自然灾害备灾管理与备灾能力评价(第二作者),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06.8,5-5
|
所获奖励 |
 |
|
毕业去向及现状 |
 |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教师
|
导师评语 |
 |
热情干练之刘珍 |
刘珍是2004年由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保送到北师大,成为我的研究生。
一个甜美可爱的女孩子,为人热情干练,充满了活力,给身 边的 老师和同学们带来无数的欢声笑语。亲切可人的她,一直是我值得信赖的左膀右臂。记得有一次出外讲学,在刘珍的陪同下,得到了她女儿一般的照顾,让我至今难忘。
刘珍聪明机敏,学习能力很强,任何工作都能出色的完成,在第五届IIASA-DPRI综合灾害风险管理论坛会议中,她表现特别出色(英文和才能),从开始的一个参会人员,成为最后的晚宴主持人,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也让我深感骄傲。她在研究生阶段主要参与了云南楚雄州彝药产业发展规划项目,曾经两次去往云南调查研究,带领本科生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云南楚雄州彝药数字评价系统,取得的研究成果在北师大学报上发表,得到了我校资源学院资源药物与中药资源研究所的好评。
刘珍作图能力很强,效率很高,在我主持编制的《中国地理图集》和《自然灾害与防治》素材库等许多工作中成为主力,她的干练是我最喜欢的。
或许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刘珍虽然阳光开朗,内心却也有许多挣扎和彷徨,在人生的选择路口处承担了比常人更多的风险和压力。她毕业后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任教。我相信以她的能力一定会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开辟出更广阔的天空。
更让我高兴的是刘珍在毕业之际和她相恋四年的大学同学终成眷属,我也祝愿这个惹人喜爱的女孩子今后幸福快乐。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