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璐

  基本信息

    姓名:郝 璐      性别:女  
    导师:王静爱 教授 
    专业及方向:自然地理学  自然灾害与土地利用  
    E-mail: hl_haolu@163.com  
 
  教育背景
    1987年9月—1992年7月 南京气象学院 应用气象学专业 学士
     2001年9月—2004年7月 北京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学院 自然地理学专业 理学硕士
    2006年9月— 2009年6月 北京师范大学 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自然地理学专业 博士 
  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研究生学习阶段
  参与科研项目及会议
  发表文章
  所获奖励
  毕业去向及现状
  导师评语

 
  研究生学习阶段
    硕士:2001.9-2004.7
    博士:2006.9-2009.6
    

博士毕业论文题目: 区域水文、水资源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响应机制—以老哈河流域为例.

 
  参与科研项目及会议
 参与科研项目:
    1. 2006年—2011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下属课题: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2006CB400500)干旱化及其阶段性转折对我国粮食、水和土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2006CB400505),三级课题技术负责人。

    2.2006年—2008年,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气候变化下北方五省区草地畜牧业脆弱性评价(CCSF2006-17) ,项目主持人

    3.2006年—2008年,中国气象局2006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面上项目:草地畜牧业气象灾害评估系统的开发及应用(CMATG2006M27),项目主持人

    4.2006年-2010年,“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综合风险防范(IRG)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下属课题:“综合风险防范技术集成平台研究”子课题:“1:100万雪灾灾害数据库建立及雪灾风险图编制”(2006BAD20B03-07),主要参加人

    5.2007年—2008年,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技术开发(GYHY(QX)2007- 6-24),主要参加人

    6.2006年—2008年,全国高校中国地理教学研究会,中国地理图集,参加人

    7.2005年—2006年,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面上项目,沙尘天气预警系统的推广及应用,主要参加人

    8.2002年—2004年,科技部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我国牧区暴风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参加人

    9.2002年—2003年,北京师范大学与瑞士再保险公司合作项目: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编制,编委

    10.2002年—2004年,国家气象局项目,中国气象局沙尘暴预警服务分系统建设项目,环北京地区沙尘天气预警服务系统,二级课题,主要参加人

    11.1999年—2004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下属课题:我国北方土地利用变化对干旱化的影响-社会经济数据库(1949-1999)(973项目)(总项目名称:我国未来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三级课题参加人,进行了中国北方干旱化数据库建设及软件开发工作

 参加会议与野外考察:
    1. 2009年3月,AAG年会,拉斯维加斯,美国.

    2. 2008年11月,广州,风险分析与危机反应国际学术研讨会 RACR-08.

     3. 24–28 August, 2008.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onference IDRC 2008, Davos, Switzerland.

     4. 24–28 September, 2008. 2008 Joint ISCRAM-CHINA and Gi4DM Conference, Harbin , China.

    5. 2007年8月25-31日,“第四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沙尘暴及环境治理学术研讨会”, 高雄市, 台湾.

    6. 25-26 September,2007.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 Shanghai, China.

    7. August 21–25, 2007. International Disaster Reduction Conference IDRC 2007, Harbin , China.

    9. 2006年11月,2006年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全球变化科学大会,北京

    10. 2005年8月,旱区农牧业协调发展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呼和浩特,内蒙古

    11. August24-29, 2005. The Third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Sandstorms and Associated Dustfall, Hohhot, Inner Mongolia.

    12. 2003年4月,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北京

  发表文章
1.郝璐,王静爱,张化.内蒙古草地畜牧业系统旱灾风险评价模型,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

2. 郝璐,王静爱,张化.北方草地畜牧业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与诊断.生态学报, 2008,28(4):1456 -1465.

3.郝璐,吴向东.内蒙古草地生产力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干旱区研究,2006,23(4)

 4.郝璐.内蒙古天然草地退化成因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草业学报,2006,15(6)

 5.郝璐,杨春燕等.草地畜牧业雪灾灾害系统及减灾对策研究,草业科学,2006 (6)

 6. 郝璐,李彰俊,郭瑞清.冬季及初春积雪与沙尘天气发生日数关系的探讨,中国沙漠, 2006,26(5)

7. 郝璐,王静爱, 李彰俊.基于GIS的北方草地畜牧业雪灾评估信息系统.自然灾害学报,2005,14(3)

 8.郝璐,魏玉荣, 杨志杰.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区域系统脆弱性研究进展,气象,2005

 9. 郝璐,石少宏,吴学宏,郭虎.区域性沙尘天气预警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4)

10. 郝璐,王静爱,史培军,等.草地畜牧业雪灾脆弱性评价--以内蒙古牧区为例.自然灾害学报,2003, 12(2)

11.郝璐,王静爱,满苏尔,等.中国雪灾时空变化及畜牧业脆弱性分析.自然灾害学报,2002,11(4)

12. 郝璐, 魏玉蓉. 内蒙古畜牧业气象灾害危险性评价及灾害预防, In: 李世奎主编,中国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8

13.Lu Hao, Jing-Ai Wang, Lu Gao. Assessing drought risk of Laohahe River Basin using SWAT [A].In: Huang chongfu.Theory and Practice of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C], Paris, Atlantis Press,2008.(ISTP收录).

14.HAO Lu,WANG Jing-Ai, Junjie He,.Lianhua LI. Laohahe River Basin Inform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MapObjects[A]. In:Bartel Van de Walle, Yan Song, Siyka Zlatanova, and Jonathan Li.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Crisis Response and Management[C], 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8.(ISTP收录 )

15.HAO Lu,WANG Jing-Ai,ZHANG Hua.Comprehensive Risk Assessment to Animal Husbandry Ecosystem Health in North China pasture [A].In: Huang chongfu, Christopher frey, Feng jiali. Advance in Study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C],Paris,Atlantis Press,2007.(ISTP收录)

16.Lu HAO,Lian-hua LI,Jing-ai WANG, Dong-hua PAN, Feng ZHANG. Impact of Reservoir Function Change on Human Adaptation in Aridification--A Case Study in Laohahe Basin[A].In: Proceeding of IDRC2007[C],Beijing, Qunyan Press, 2007.(ISTP收录)

17.Lu Hao, Jing-Ai Wang, Lu Gao.Response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of Water Resources in Semi-arid area, China---A Case Study of Laohahe River Basin, Proceeding of IDRC Davos2008.

18.L.HAO,X.Zhang,J.WANG,B.Wulan, J.Shen.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animal husbandry to climate change in grassland of Inner Mongolia of China. Proceeding of ESSP 2006.493.

19.HaoLu, Wang Jing-ai. Analysis of spatial-temporal change of snow disaster and vulnerability of animal husbandry in China. 气候变化国际科学讨论会文集. 2003,3.北京.

20.李彰俊, 郝璐, 李兴华. 积雪覆盖度沙尘暴的影响分析, 中国沙漠,2008

21.李彰俊, 郝璐. 地面冻结状况与春季沙尘暴发生关系的探讨,干旱区地理,2008,31(2).

22.魏玉荣, 郝璐等.中国北方草地畜牧业资源监测预测系统研制与应用,草业科学,2005,3

23.周俊菊,徐霞,赖彦彬,郝璐,赵金涛.中国北方干旱化数据库的建立及其基本问题探讨,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

24.魏玉蓉, 郝璐, 孔燕燕. 日本下击暴流气候学研究简介, In: 彭治班, 刘健文, 郭虎, 孔燕燕, 吴宝俊 主编, 国外强对流天气的应用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1.

25.编著,温克刚, 沈建国 主编,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内蒙古卷), 气象出版社, 2008.

26.编著,潘进军 主编, 内蒙古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7.

27.编委,史培军 主编, 中国自然灾害系统地图集(中、英文版),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3.

 

  所获奖励
 
  毕业去向及现状
  毕业后在内蒙古气象局工作

  导师评语
  

科研之花之郝璐

郝璐199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 应用气象学系,在内蒙古气象局工作了一段时间后,考取了我的硕士研究生(在职),主要作雪灾研究。硕士毕业后又返回原单位继续工作,于2006年考取了我的博士生,主攻“北方干旱化与人类适应”研究。

          博士三年来,郝璐主要负责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子课题的“干旱化及其阶段性转折对我国粮食、水和土地资源安全的影响及适应对策”(2006CB400505)中的老哈河流域研究。她的主要学术作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探索了一种水文模型耦合方法(SWAT-WEAP),以便同等考虑水资源供给端与需求端,揭示气候变化下人类开发、利用和管理方式对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二是基于“气候-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多源信息库,构建了三层体系结构的“基础信息层-数据管理层-模型层”数字老哈河流域集成GIS平台;三是基于机理模型,定量给出了人地相互作用下,流域水文水资源对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的响应特征。

          郝璐很漂亮,言语虽不多,但总是面带微笑,看起来很年轻,有气质,给人温和淡定的感觉。她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很强,被誉为我团队中的“科技之花”,她对学问的热爱和执著都是女生中罕见的。郝璐博士学术能力方面最为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她对数学及其模型方面的应用能力超常,研究问题深入;二是能长期跟踪几个科学问题钻研,从中不断产生创新火花,得出认识上的提升。此外她很善于与人交流,启发别人。博士期间发表了多篇中英文学术论文。

          她为人友善,团队合作精神强,在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水平以及地图编制等方面都很好。她是我的科研伙伴,也是我最信任的学生之一,大家都很喜欢她。2009年3月份,她陪同我参加美国地理学家年会(AAG 2009 in Las Vegas),在大会报告和与会交流上提供了帮助,感谢她带给我的欢乐和美好回忆。

          郝璐是一块搞科研的好料子,我对她的寄望很高。希望她能完美结合自己的气象学和地理学知识背景,做出更高成就,成为一名著名的女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