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学术成果
一、主编教材
1.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14
2.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统编教材,第二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9
5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十一五规划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高级教程(教育部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统编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7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国家十五规划教材),科学出版社,2003
8.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9.杨万钟主编,吴殿廷参加,经济地理学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0.程潞主编,吴殿廷参加,中国经济地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二、学术著作
1.吴殿廷著,区域系统分析方法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2.吴殿廷、杨春志、钱宏胜著,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其推进策略,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
3.吴殿廷主编,吴殿廷主笔,县域经济的转型与跨越发展,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4.吴殿廷主编,吴殿廷主笔,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5.吴殿廷主编,赵西君、何龙娟、吴殿廷著,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模式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6.吴殿廷主编,姜晔、耿建忠、吴殿廷著,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模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7.吴殿廷主编,朱桃杏、王瑜、詹卫华吴殿廷等著,城市河道游憩空间建设理论、方法与案例,东南大学出版社,2013
8.常旭、吴殿廷著,风水的逻辑与生命时空的重建,台湾花木兰文化出版社,2012
9.吴殿廷主编,旅游规划新论,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10.吴殿廷主编,区域发展战略规划,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
11.吴殿廷主编,定都与迁都——兼论中国迁都问题,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2..吴殿廷主编,山岳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13.吴殿廷主编,水体景观旅游开发规划实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9
14.吴殿廷等著,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方法与实践,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5吴殿廷主编,区域地理论丛(2008年专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6.吴殿廷主编,地理科学与地理技术,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7.吴殿廷主编,资源.环境.区域开发(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
18.董锁成,万本太,吴殿廷等,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面向21世纪资源与环境战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19.陈才,吴殿廷,王力,区域经济地理学原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0.孟纯舫,刘继生,吴殿廷主编,东北地区消费行为地理研究,《人文地理》1992专集
21.课题组编,吴殿廷参加,西部开发旅游发展战略,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三、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
(主持、协助主持完成科研项目50余项,参加十余项。其中主要的有:)
- 吴殿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高级人才集群成长研究,2011-2012
- 吴殿廷主持,北京市发改委重点课题,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中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策略研究,2011
- 吴殿廷主持,国家开发银行,科学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2011
- 吴殿廷主持,农业部国际交流中心,金砖国家农业合作潜力及模式研究
- 吴殿廷主持,农业国际交流中心,中国与南欧国家农业合作潜力及模式研究
- 吴殿廷主持,北京大学委托,河南灵宝市产业发展规划,2012
- 吴殿廷主持,辽阳县政府委托,辽阳县产业发展规划,2011
- 吴殿廷主持,国家开发银行委托,莫桑比克国家旅游规划咨询,2011
- 吴殿廷主持,广州市炭步镇委托,炭步镇发展规划,2013
- 吴殿廷主持,西藏桑日县旅游规划,2008
- 吴殿廷主持,辽宁省国土规划(总体规划),2005-2008
- 吴殿廷主持,大连东屏山旅游开发规划(总体规划),2005-2006
- 吴殿廷主持,大连瓦房店市新农村规划(试点规划),2006
- 吴殿廷主持,尼尔基水利风景区总体规划,2006
- 吴殿廷主持,北京市海淀新区中长期战略规划,2004.6-12
- 宋金平、吴殿廷主持,“十一五”期间北京市山区发展规划,2004.5-12
- 吴殿廷、葛全胜主持,西藏山南地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3-2004
- 吴殿廷主持,河北省白沟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03-2004
- 吴殿廷主持,瓦房店市李官海滩旅游开发规划研究,(李官镇政府)2002
- 吴殿廷主持,河南省柳屯镇、魏庄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家体改办),2001-2002
- 吴殿廷主持,黄冈市白潭湖旅游开发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黄州区政府),2000-2002
- 吴殿廷主持, 鞍山市“十五”旅游发展规划(鞍山市政府),2000
- 吴殿廷主持,大连市甘井子区“十五”规划(甘井子区政府),2000
- 吴殿廷主持,复州城镇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规划(国家体改办),1999-2000
- 吴殿廷主持,北京市大兴县金星乡跨世纪发展研究(金星乡政府),1998
- 吴殿廷主持,辽宁省瓦房店市跨世纪发展战略(瓦房店市政府),1997-1998
- 史培军、吴殿廷主持,中捷友谊农场跨世纪发展研究(农场), 1996-1997
- 吴殿廷、史培军主持,大连市跨世纪发展战略(大连市计划委员会),1995-1997
- 史培军、吴殿廷主持,内蒙古自治区“九五”规划(自治区政府),1994-1995
- ……
四、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 1.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区域(辽宁)国土规划的理论与实践,2011
- 2.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区域分析与规划系列教材编写与人才培养,2010
- 3.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名称:区域地理教学改革与实践,2002
- 4.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获奖名称:同上
- 5.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1992。获奖名称:区域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 6.国家环保局(部级)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997。获奖名称:我国东部地区环境、资源战略,1997
- 另有多项学校教学、科研、教材成果奖
五、主要学术论文
截至到2014年,已经在国内期刊和文集上发表学术论文230多篇(1987-2014),以下是部分论文标题及所在刊物
序号 |
作者 |
篇名 |
刊名 |
年/期 |
191 |
毛琦梁;董锁成;黄永斌;李俊; 吴殿廷 |
首都圈产业分布变化及其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制造业从业人数的实证研究 |
地理研究 |
2014/5 |
190 |
李瑞;吴殿廷;殷红梅;胡浩;朱桃杏;吴孟珊 |
2000年以来中国东部四大沿海城市群城市旅游业发展效率的综合测度与时空特征 |
地理研究 |
2014/5 |
189 |
朱桃杏;吴殿廷;陆军;鲍捷;郭谦;李瑞 |
城市河道公共休闲的适宜性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兼论北京河道公共空间休闲价值 |
地理研究 |
2014/1 |
188 |
吴殿廷;杨欢;耿建忠;吴瑞成;郭谦 |
金砖五国农业合作潜力测度研究 |
经济地理 |
2014/1 |
187 |
李瑞;郭谦;贺跻;吴殿廷;殷红梅;叶倩 |
环渤海地区城市旅游业发展效率时空特征及其演化阶段——以三大城市群为例 |
地理科学进展 |
2014/6 |
186 |
李瑞; 吴殿廷; 鲍捷; 殷红梅; 吴孟珊 |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民族县域旅游发展评价研究——以黔东南州所辖民族县域为例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4/1 |
185 |
王素娟;吴殿廷;赵林; 吴昊 |
辽宁省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4/3 |
184 |
王维; 吴殿廷; 邱研; 孔德婧 |
晋陕蒙接壤地区资源开发过程中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研究——以榆林市为例 |
干旱区地理 |
2014/2 |
183 |
郭谦; 吴殿廷; 李瑞; 邱研 |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评价方法研究——以北京轨道交通网络为例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4/4 |
182 |
李瑞; 郭谦; 吴殿廷; 殷红梅; 张华;朱桃杏 |
中国东部城市旅游效率的空间特征——以沿海城市群为例(英文)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
2014/6 |
181 |
叶倩; 吴殿廷; 戴特奇; 郭谦; 鲍捷 |
中美航空客运网络层次结构和地域系统对比分析 |
地理研究 |
2013/6 |
180 |
李瑞; 吴殿廷; 鲍捷; 邱研;王维 |
高级科学人才集聚成长的时空格局演化及其驱动机制——基于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典型分析 |
地理科学进展 |
2013/7 |
179 |
吴殿廷 |
资源型城市旅游开发策略:以灵宝市和辽阳县为例 |
旅游学刊 |
2013/5 |
178 |
吴殿廷;朱桃杏;鲍捷; 朱华晟; 胡志丁; 杨欢; 王乐乐; 王三三 |
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空间模式和基本策略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3/5 |
177 |
邱研; 吴殿廷; 李瑞; 王维 |
高级科技人才群体的学术链现象及其形成机理——基于三个典型案例的剖析 |
科学学研究 |
2013/2 |
176 |
吴殿廷;赵林; 高文姬 |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特征及其评价 |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6 |
175 |
姜桂萍;郭兰兰;纪仲秋;吴殿廷 |
杰出女性体育竞技人才成长特点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以我国历届夏奥会女性冠军为例 |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
2013/2 |
174 |
吴文佳;高斯瑶;吴殿廷 |
北京市城市化水平演变进程的综合测度 |
经济研究导刊 |
2013/22 |
173 |
钟岳志;吴殿廷;邹景; 林德根 |
基于空间自相关分析的中国工业经济效益差异研究 |
经济研究导刊 |
2013/13 |
172 |
朱桃杏;吴殿廷;赵莉琴;蒋秀兰 |
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经济指标分析与比较——基于北京与三大世界城市发展指标比较分析 |
北方经济 |
2013/14 |
171 |
吴殿廷;吴昊; 姜晔 |
碳排放强度及其变化——基于截面数据定量分析的初步推断 |
地理研究 |
2011/4 |
170 |
鲍捷; 吴殿廷; 蔡安宁; 胡志丁 |
基于地理学视角的“十二五”期间我国海陆统筹方略 |
中国软科学 |
2011/5 |
169 |
朱桃杏;吴殿廷;王瑜 |
近10年国外城市休闲研究:特征、比较与启示 |
旅游学刊 |
2011/9 |
168 |
姜晔; 吴殿廷; 杨欢; 岳晓燕 |
我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区域模式研究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1/2 |
167 |
朱桃杏;吴殿廷;马继刚;赵莉琴 |
京津冀区域铁路交通网络结构评价 |
经济地理 |
2011/4 |
166 |
杨欢; 吴殿廷; 王三三 |
我国各地区旅游业产业地位与发展定位研究 |
人文地理 |
2011/5 |
165 |
耿建忠;吴殿廷;叶倩; 杨欢 |
基于图论的西藏旅游线路评价与优化研究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1/1 |
164 |
王瑜; 吴殿廷 |
基于旅游产业链视角的传统手工艺开发对策 |
经济问题探索 |
2011/4 |
163 |
王瑜; 吴殿廷; 朱桃杏 |
论旅游开发中的“和而不同”——以丝绸之路为例 |
人文地理 |
2011/2 |
162 |
邢军伟;吴殿廷 |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指标与实证分析——以辽宁为例优先出版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4 |
161 |
吴殿廷;吴铮争 |
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
人民论坛 |
2011/24 |
160 |
吴殿廷;吴颖; 张艳; 王三三 |
基于反向旅游理论的营销策略研究 |
旅游研究 |
2011/1 |
159 |
胡志丁;吴殿廷 |
次区域合作均衡及其政策含义——一个博弈论的视角 |
国际经贸探索 |
2011/10 |
158 |
凌莉萍;吴殿廷 |
国内外影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 |
旅游学刊 |
2010/3 |
157 |
吴殿廷;陈启英;楼武林;姜晔 |
区域发展与产业布局的耦合方法研究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0/4 |
156 |
吴殿廷;王丽华;王素娟;朱桃杏;王瑜 |
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必要性、可能性及战略对策 |
中国软科学 |
2010/9 |
155 |
耿建忠;吴殿廷;赵小芳 |
东北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旅游发展研究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0/4 |
154 |
邢军伟;高中理;吴殿廷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辽宁工业主导产业选择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0/3 |
153 |
王乐乐;吴殿廷 |
中国宏观经济特征及其变化的评价 |
国际贸易问题 |
2010/7 |
152 |
楼武林;吴殿廷;张艳平 |
杰出经济学家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与启示——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为例 |
传承 |
2010/6 |
151 |
朱桃杏;朱正国;赵莉琴;吴殿廷 |
国内外大学博雅教育特征比较与启示——兼论我国高校博雅教育形势与体制建构 |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4 |
150 |
楼武林;吴殿廷;张艳平 |
环渤海地区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
当代经济 |
2010/5 |
149 |
耿建忠;吴殿廷;赵小芳;赵富强 |
消夏旅游内涵与发展模式研究 |
商业研究 |
2010/4 |
148 |
叶倩; 王忠君; 吴殿廷 |
基于空气负离子效应的游憩规划研究——以圆明园公园为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2010/S2 |
147 |
张艳平;叶倩; 吴殿廷 |
河北省居民潜在出游力的空间差异浅析 |
旅游论坛 |
2010/2 |
146 |
姜晔; 吴殿廷; 岳晓燕; 凌丽萍; 楼武林 |
黑龙江统筹城乡发展态势与战略研究 |
商业研究 |
2010/11 |
145 |
朱桃杏;吴殿廷;李萍 |
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旅游资源屏蔽区发展研究——兼论海南省保亭县毛感乡旅游发展思路 |
农村经济 |
2010/10 |
144 |
乔家君;时慧娜;吴殿廷 |
我国典型经济强村的村域经济类型探讨——以历届“中国十佳小康村”等55个村为例 |
人文地理 |
2009/1 |
143 |
岳晓燕;吴殿廷;赵西君;张佳蕾 |
我国灾后重建的思考与探索——以汶川地震为例 |
生态经济 |
2009/1 |
142 |
吴殿廷;刘睿文;吴铮争;姚鲁烽;宋金平;周尚意;朱青; 张文新; 朱华晟 |
日本新国土规划考察和辽宁省新一轮国土规划的初步设计 |
地理研究 |
2009/3 |
141 |
张艳平;吴殿廷;岳晓燕 |
我国省际入境旅游发展空间差异浅析 |
旅游论坛 |
2009/5 |
140 |
赵西君;刘科伟;吴殿廷;高岩辉 |
集群创导下的西部农村城镇化模式研究——以陕西眉县为例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1 |
139 |
范中桥;吴殿廷;袁俊 |
生态旅游:湿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
2009/3 |
138 |
李育华;肖敏; 吴殿廷 |
在区域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 |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1 |
137 |
岳晓燕;吴殿廷;方琳娜;张艳平;郭飞 |
太中银铁路沿线城市化发展构建研究 |
生态经济(学术版) |
2009/2 |
136 |
吴殿廷、吴颖等 |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金牌赶超美国的的可能性分析——基于东道主效应的测算 |
统计研究 |
1905/6 |
135 |
吴殿廷、岳晓燕等 |
十一五规划能源目标实现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研究 |
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 |
1905/6 |
134 |
吴铮争 吴殿廷 袁 俊 徐 涛 |
中国汽车产业地理集中及影响因素研究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1905/6 |
133 |
曹康、吴殿廷 |
规划理论二分法中的本体理论和程序理论 |
城市问题 |
1905/6 |
132 |
王金岩、吴殿廷等 |
主体功能区划与城乡规划的区别及若干问题分析, |
开发研究 |
1905/6 |
131 |
吴殿廷、赵江、刘鸽等 |
杰出体育竞技人才成长的地理因素分析 |
地理科学 |
1905/6 |
130 |
王金岩、吴殿廷等 |
从“乌托邦”到“辩证乌托邦”——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的中国化解读 |
城市发展研究 |
1905/6 |
129 |
魏乐、吴殿廷等 |
我国“五年计划”的执行评价及区域发展战略的思想演变 |
经济研究导刊 |
1905/6 |
128 |
吴殿廷等 |
北京市民反向旅游现象研究 |
旅游学刊 |
1905/6 |
127 |
吴巧新 |
长江三角洲散客旅游市场整合分析 |
商业研究 |
1905/6 |
126 |
袁俊、吴殿廷等 |
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的空间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人口科学 |
1905/6 |
125 |
戎鑫、吴殿廷等 |
京冀水资源补偿价值的初步测算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
1905/6 |
124 |
袁俊、吴殿廷等 |
影响首都选址的区位因子研究 |
世界地理研究 |
1905/6 |
123 |
吴殿廷、钟景鼐等 |
大都市与中小城市居民家庭购房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以北京市与瓦房店市为例 |
社会科学辑刊 |
1905/6 |
122 |
何龙娟、吴殿廷等 |
中国繁荣与富裕的空间不对称问题 |
经济地理 |
1905/6 |
121 |
吴铮争、吴殿廷 |
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及其变化研究 |
人文地理 |
1905/6 |
120 |
吴殿廷等 |
面向本科生的《区域经济学》教材内容体系研究 |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编,《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工程建设》 |
1905/6 |
119 |
吴殿廷 |
加权微分建模的初步研究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1905/6 |
118 |
刘睿文、吴殿廷等 |
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脉络研究——基于《地理学报》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
地球科学进展 |
1905/6 |
117 |
王欣、吴殿廷等 |
北京市海淀新区建设生态型城区的思考 |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
1905/6 |
116 |
吴殿廷等 |
日本的国土规划与城乡建设 |
地理学报 |
1905/6 |
115 |
吴殿廷等 |
我国高级科技人才空间集聚的初步研究——以两院院士为例 |
中国科技论坛 |
1905/6 |
114 |
韦韧、吴殿廷 |
丧葬习俗的地理学研究——以西藏天葬为例 |
人文地理 |
1905/6 |
113 |
吴殿廷等 |
迁都——中部崛起的重要途径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05/6 |
112 |
王欣、吴殿廷等 |
新区产业功能定位和城市发展战略的耦合关系——以北京市海淀新区为例 |
城市问题 |
1905/6 |
111 |
吴殿廷 |
水利风水景区的旅游开发和规划若干问题 |
水利经济 |
1905/6 |
110 |
王欣、吴殿廷等 |
基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以青田稻鱼共生农业系统为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05/6 |
109 |
吴殿廷 |
旅游规划中的若干问题 |
旅游科学 |
1905/6 |
108 |
何龙娟、吴殿廷等 |
“十五”期间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SS分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05/6 |
107 |
吴殿廷等 |
从可持续发展到协调发展——区域发展观念的新解读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05/6 |
106 |
吴殿廷等 |
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经济地域类型及其变化的初步研究——基于GNP与GDP关系的考察 |
世界地理研究 |
1905/6 |
105 |
吴殿廷等 |
科学研究及其评价中的悖论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
1905/6 |
104 |
王欣、吴殿廷等 |
城市间经济联系的定量计算 |
城市发展研究 |
1905/6 |
103 |
吴殿廷等 |
产业地位变化与区域开发的产业模式研究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05/6 |
102 |
任春艳、吴殿廷等 |
西北地区城市化对城市气候环境的影响 |
地理研究 |
1905/6 |
101 |
刘睿文、吴殿廷等 |
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过程中的“先入为主”与“既成事实”效应研究——以银川沙湖与榆林红碱淖为例 |
人文地理 |
1905/6 |
100 |
刘睿文、吴殿廷等 |
旅游形象认知的时间顺序对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影响研究——以银川沙湖与榆林红碱淖为例 |
经济地理 |
1905/6 |
99 |
刘睿文、吴殿廷等 |
西北旅游落后现状的突破及列车旅游的新思路——兼论“西部之星”旅游列车的产品设计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05/6 |
98 |
肖敏、吴殿廷 |
我国各地区十五计划完成情况和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对比分析 |
中国经贸年鉴编委会 |
1905/6 |
97 |
陈向玲、吴殿廷 |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效果评价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06专辑 |
96 |
任春艳、吴殿廷 |
从城市的本质看生态城市建设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理) |
2006专辑 |
95 |
吴殿廷等 |
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基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设计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区域可持续发展创新模式专刊 |
1905/6 |
94 |
吴殿廷 |
高级科学人才和高级科技人才成长因素的对比分析——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例 |
中国软科学 |
1905/6 |
93 |
吴殿廷等 |
论反向旅游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05/6 |
92 |
宋金平、吴殿廷等 |
我国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以北京市山区为例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05/6 |
91 |
何龙娟、吴殿廷、朱青 |
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江汉论坛 |
1905/6 |
90 |
王欣、吴殿廷等 |
旅游资源整合新论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05/6 |
89 |
李香芹、吴殿廷等 |
北京山区生态经济综合分区与发展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05/6 |
88 |
吴殿廷等 |
香港对内地经济发展影响的空间分异规律及其变化研究 |
学术研究 |
1905/6 |
87 |
任春艳、吴殿廷等 |
西北地区城市化与空气质量变化关系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05/6 |
86 |
吴殿廷等 |
从北京师范大学绩效考核看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1905/6 |
85 |
吴殿廷等 |
旅游开发与管理的时空耦合规律初探 |
人文地理 |
1905/6 |
84 |
何龙娟、吴殿廷 |
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份额转移分析 |
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
1905/6 |
83 |
吴殿廷等 |
海淀新区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
中国电子商务 |
1905/6 |
82 |
刘超、吴殿廷等 |
高级人才成材因素的初步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成材背景的统计分析 |
人文地理 |
1905/6 |
81 |
吴殿廷等 |
京津冀一体化中的生态环境问题 |
领导之友 |
1905/6 |
80 |
吴殿廷等 |
旅游开发损益和风险评价的初步探讨——以白潭湖开发为例 |
旅游学刊 |
1905/6 |
79 |
卢宏升、吴殿廷等 |
中国生态旅游的类型 |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1905/6 |
78 |
王欣、吴殿廷等 |
区域规划中信息不对称问题初探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05/6 |
77 |
吴殿廷等 |
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及其改进的途径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05/6 |
76 |
吴殿廷等 |
大连和青岛城市经营模式的对比和评价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1905/6 |
75 |
王旭、、吴殿廷 |
江浙地区与韩国城市化水平对比分析 |
世界地理研究 |
1905/6 |
74 |
何龙娟、吴殿廷 |
我国各地区繁荣与富裕、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 |
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
1905/6 |
73 |
吴殿廷等 |
高级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因素分析——以中国两院院士为例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1905/6 |
72 |
荀怡、吴殿廷等 |
首府集中度和西部城市化模式探索 |
人文地理 |
1905/6 |
71 |
吴殿廷等 |
库兹涅茨比率的分解及其在我国地区差异分析中的应用 |
地理科学 |
1905/6 |
70 |
王欣、吴殿廷等 |
关于城市郊区化本质的讨论 |
城市发展研究 |
1905/6 |
69 |
吴殿廷等 |
论三峡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05/6 |
68 |
吴殿廷等 |
区域定量划分方法的初步研究——兼论用断裂点理论进行区域划分问题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05/6 |
67 |
吴殿廷等 |
西部旅游开发战略模式的探讨 |
旅游学刊 |
1905/6 |
66 |
王静爱、吴殿廷等 |
区域地理课程体系设计与实践 |
高等理科教育 |
1905/6 |
65 |
吴殿廷、何龙娟 |
我国各地区小康建设的对比和评价 |
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
1905/6 |
64 |
葛全胜、吴殿廷等 |
西部旅游开发战略的初步探讨 |
经济研究参考 |
1905/6 |
63 |
田杰、吴殿廷等 |
我国各地区现代化进程研究 |
中国软科学 |
1905/6 |
62 |
吴殿廷 |
小城镇旅游发展问题研究 |
小城镇建设 |
1905/6 |
61 |
吴殿廷等 |
我国各地区知识经济发展的初步研究 |
经济地理 |
1905/6 |
60 |
吴殿廷等 |
我国各地区现代化与工业化、城市化、知识化及经济协调发展的初步研究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1905/6 |
59 |
吴殿廷 |
科技促进小城镇健康有序发展 |
小城镇建设 |
1905/6 |
58 |
杜瑜、吴殿廷、李雁梅 |
东北地区知识经济发展研究 |
社会科学战线(增) |
1905/6 |
57 |
田杰、吴殿廷 |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经济地域格局的影响 |
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
1905/6 |
56 |
赵济、吴殿廷等 |
区域地理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
中国地质教育 |
1905/6 |
55 |
吴殿廷等 |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时空优化模型的初步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05/6 |
54 |
吴殿廷等 |
中国人口系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05/6 |
53 |
吴殿廷等 |
中国三大地带经济增长差异的系统分析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05/6 |
52 |
吴殿廷等 |
试论中国经济增长的南北差异 |
地理研究 |
1905/6 |
51 |
吴殿廷等 |
中国宏观经济的国际评价 |
世界地理研究 |
1905/6 |
50 |
吴殿廷等 |
澳门产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
广东社会科学 |
1905/6 |
49 |
吴殿廷、田杰 |
中国宏观经济地域格局及其变化 |
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
1905/6 |
48 |
吴殿廷、田杰 |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
中国经济贸易年鉴 |
1905/6 |
47 |
吴殿廷等 |
区域层次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目标模式的初步研究 |
经济研究参考 |
1905/6 |
46 |
李雁梅、吴殿廷 |
长江三角洲高新技术扩散特征与发展对策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05/6 |
45 |
吴殿廷等 |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干旱区地理 |
1905/6 |
44 |
吴殿廷等 |
区域层次性及其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对策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05/6 |
43 |
吴殿廷等 |
农作物布局优化模型的初步研究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05/6 |
42 |
丁四保、吴殿廷 |
大连市与东北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东北亚论坛 |
1905/6 |
41 |
吴殿廷等 |
资源优化配置与区域发展——以陕西省为例 |
地理科学 |
1905/6 |
40 |
丁四保、吴殿廷 |
香港经济模式与大连市跨世纪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
世界地理研究 |
1905/6 |
39 |
宋金平、吴殿廷等 |
太阳乡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
农业经济 |
1905/6 |
38 |
Wu Dianting, Ma Li |
A Basic Study On The Regional Hierarchy And Its Aims Model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Society For Risk Analysis, Japan Section…Risk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In Asian Perspective, 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China-Japan Conference On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Academic Publishers |
1905/6 |
37 |
吴殿廷等 |
吉林省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决策中的几个问题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1905/6 |
36 |
吴殿廷等 |
加强基础 突出特色——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初步设想 |
高等理科教育 |
1905/6 |
35 |
吴殿廷等 |
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
热带地理 |
1905/6 |
34 |
吴殿廷等 |
内陆待开发地区产业发展模式探讨──以内蒙古为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1905/6 |
33 |
吴殿廷等 |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演变轨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
1905/6 |
32 |
张梅青、吴殿廷 |
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开发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整治对策 |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
1905/6 |
31 |
吴殿廷等 |
内蒙古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
经济地理 |
1905/6 |
30 |
封玉璞、吴殿廷 |
“三东”(东北、山东、广东)现象的对比分析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05/6 |
29 |
吴殿廷等 |
吉林省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效果的定量分析 |
灾害学 |
1905/6 |
28 |
吴殿廷等 |
区域城市体系的定量分析──以东北地区城市体系研究为例 |
人文地理 |
1905/6 |
27 |
吴殿廷等 |
区域开发决策若干问题的探讨 |
地理研究 |
1905/6 |
26 |
吴殿廷等 |
延边地区开发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研究 |
地理科学 |
1905/6 |
25 |
吴殿廷 |
地理思维模式及其变化的研究 |
自然辩证法研究 |
1905/6 |
24 |
王力、吴殿廷等 |
图们江“金三角”国际性城市体系发展构想 |
人文地理 |
1905/6 |
23 |
吴殿廷等 |
图们江地区开发决策支持系统的初步研究 |
人文地理 |
1905/6 |
22 |
杨秉赓、吴殿廷 |
地理系统定量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05/6 |
21 |
吴殿廷等 |
图们江开发与东北亚合作研究 |
《东疆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 |
1905/6 |
20 |
吴殿廷等 |
长白山区特产资源开发的研究 |
资源科学 |
1905/6 |
19 |
吴殿廷等 |
中国表层土壤镍背景值分异规律的研究 |
中国环境监测 |
1905/6 |
18 |
郑春江、吴殿廷等 |
中国表层土壤微量元素环境背景值水平分布的趋势分析 |
中国环境监测 |
1905/6 |
17 |
吴殿廷等 |
国力综合评估中的几个问题 |
人文地理 |
1905/6 |
16 |
杨秉赓、吴殿廷 |
地理系统定量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版) |
1905/6 |
15 |
吴殿廷 |
辽宁省居民家庭消费行为特点与发展趋势 |
人文地理 |
1992.增 |
14 |
吴殿廷等 |
东北地区商业中心城市系统研究 |
人文地理 |
1992.增 |
13 |
吴殿廷等 |
东北地区居民消费行为模式的研究 |
人文地理 |
1992.增 |
12 |
吴殿廷 |
地理系统定量分析中的三个问题, |
热带地貌 |
1991.增 |
11 |
吴殿廷 |
微分回归方法及其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
机遇与挑战-90年代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 |
1905/6 |
10 |
吴殿廷 |
地理系统微分回归建模研究(英文) |
1990’上海国际地理数学模型大会文集 |
1905/6 |
9 |
杨秉赓,吴殿廷 |
地理系统定量分析中的几个问题(英文) |
1990’上海国际地理数学模型大会文集 |
1905/6 |
8 |
吴殿廷 |
连续型地理系统建模方法 |
王铮主编,《理论地理学进展》,山东地图出版社 |
1905/6 |
7 |
Wu Dianting |
A test study on adjustment DSS of yanbian reg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
roceedings of geoinformatics’95 Hong Kong,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mote sensing,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1905/6 |
6 |
Wu Dianting |
On The Building Mathematical Model With Differential Regressive Method In Geographic System, |
Geosraphic Model An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In China, Regional Study And Exploitation Journal Press,Beijing |
1905/6 |
5 |
吴殿廷 |
系统投入产出模型的初步研究 |
《地理新论》 |
1987,2卷1期 |
4 |
吴殿廷等 |
对投入产出法的推广——系统投入产出模型初探 |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1905/6 |
3 |
吴殿廷 |
突变理论与自然区划 |
《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 |
1905/6 |
2 |
杨青山,吴殿廷等 |
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理技术 |
《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吉林文史出版社 |
1905/6 |
1 |
吴殿廷等 |
关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疑义 |
东北师大研究生学刊 |
1905/6 |